保障“舌尖安全” 国家粮食储备管理推动建立粮
发布时间:2025-10-16 10:32
光明网讯(记者陶媛)食品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舌尖安全”。让人们吃得更安全、更确定、更健康,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举行“十四五高质量完成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粮食储备局副局长秦玉云在会上表示,保障粮食安全质量涉及全链条、各个环节,做好收储粮食质量安全工作十分重要。 “十四五”以来,该领域主要取得三项成果。 一是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为贯彻落实《粮食安全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组织修订《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政府粮食粮油储备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规定,继续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职责,切实保障粮食收储、仓储管理、销售货运质量安全。 二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2021年以来,粮食管理和储备已制定和修改粮食领域国家标准100余项、行业标准50余项。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突出绿色、优质、营养、健康的产品,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例如,根据我国粮食生产的实际收获情况,小麦等相关品种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已改变了,质量指标也提高了。在仓储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粮食和粮食建设技术标准,方便高标准粮食建设,有效提高绿色储粮技术水平,提高粮食仓储质量。在加工环节,制定和修改“小麦粉”、“菜籽油”等国家标准以及全谷物相关标准,指导粮油合理加工,促进粮油科学健康消费。 三是质量检验体系进一步完善。着力推进以省为龙头、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质检和安全监测监测体系建设,形成自上而下联动、响应及时、信息高效的检查监测网络体系。它继续提高粮食检验检测能力,在粮食质量安全和安全监测、政策抽查和质量安全抽查、标准制修订、技术攻关等技术服务和支撑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对国家粮食政策和油品库存进行了扎实的落实。从近几年的检验结果来看,颗粒粮、油料质量总体较好,储存也比较安全。”秦玉云说。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管理的意见》,强调要推动完善协同管理机制,强化全链条联动管理。秦玉云表示,下一步,国家和储备粮管理部门将继续深化落实责任加强粮食收储管理,重点加快建立粮食管理机制,各负其责,切实守住粮食和安全质量底线。 仿人机器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千行百业注入力量。在最近的国庆和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似乎成了商场、工厂、医院甚至很多地方的热门选择。在很多家庭的“明星”中。来自银河通用汽车的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正式“加入”智能工厂,执行自动质量检测、零部件分类和运输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两部门:2027年将形成30余项云计算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近日,工信部、国标化管委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2025-10-14 09:56 走近狮子桥,解码“世界世界”以外的突破。最长的主跨、最高的主塔高度、最大的锚固基础、最大的缆索规模、最多的车道数……狮子大桥集双悬索桥的诸多天地于一身。 2025-10-14 09:55 31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31号试验卫星,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重庆龙姑坡遗址发现剑齿猫粪化石。最近从2025年龙谷了解到幼兽遗址学术研讨会认为,龙骨坡遗址第五轮发掘所获得的部分粪化石经证实为剑齿猫粪化石。 2025-10-14 09:51 了解和应对结节。十几位国内外医学“大腕”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均表示:结节发现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着提高,让以往很难发现的小结节变得“无处藏身”。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推广和体检的日益普及,甲状腺、乳腺和肺部结节的发现率不断上升。 2025-10-13 10:26 让超强材料“生长”,新技术让先打印再选材。将 POsLimer 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现有技术通常会产生多孔材料并导致强度不够,材料伸缩严重,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增长功能”的跨越,有望给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科学家首次跳出双黑洞“舞蹈”。一个国际科研小组9日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获得两个黑洞相互行走的射电图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瞄准了位于星系核心中部的一个不寻常的马来类星体,名为OJ287,并成功捕捉到了两个黑洞相互行走的基本图像。 2025-10-13 10:23 科技不断加强,我国风电正在崛起。作为远程远海风电链条“链主”企业,韵达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韵达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韵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整个中国风电从起步、从弱到强的过程。2024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为中国空运79.8GW,占总装机容量的68.2%。列入万亿级别项目,足足5年时间。2025-10-11 09:44 科学家们揭示了5600万年前北冰洋在全球变暖中所扮演的角色。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期刊《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文章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可能会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宇宙中有黑洞和白洞吗? 。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并且收费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时间颠倒了。 2025-10-11 09:La是世界各地各个时代形成的地层,用于划分全球地质时代的界限。 2025-10-11 09:38 科学家绘制根部微生物“定居图”。植物的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水和露水,更离不开地球中的“看不见的世界”——生活在这里的大量微生物。它们沿着根系生长,帮助植物吸收养分并防止贫困。 2025-10-11 09:32 科技兴国:从基础的结合到高潮。五年来,中国坚持把变革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众所周知的位置。我国科学技术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改变国家的综合能力排名力量将从1提升2020年4号到2024年10号。2025-10-10 10:16 AI模型帮助绘制最详细的小鼠大脑图。通过人工智能(AI)和神经科学的强强结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艾伦研究所团队冷却了一款名为 Celltransformer 的 AI 模型,帮助绘制出小鼠最详细的小鼠图谱,包括总共 1300 个大脑区域和次区域区域。 2025-10-10 10:13 3D打印合金有望用于制造轻型飞机零部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将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生产出一种新型3D打印nAn铝合金,不仅耐高温,而且强度比传统铝金属高5倍,比不借助机器学习设计的合金强度高50%。 2025-10-10 10:10 秋冬养生,远离看似科学的健康健康误区。连日来,北方气温大幅下降,许多独特的保健养生方法和冬季养生主张也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很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不经意间,就会冒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下载更多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